本篇文章1468字,读完约4分钟
“多亏了政府的帮助,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人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大了。”7月8日,住在西河镇双拥村的谢德富,谈起今天的生活,感慨万千。
66岁的谢德富曾经是村里有名的贫困家庭。由于贫穷,他的妻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现在,谢德富和他的儿子以及98岁的母亲蒋住在一起。过去,谢德富在家主要靠种地或打杂为生。
然而,一个突然的变化使这个已经困难重重的家庭变得更加糟糕。在一次检查中,谢德富被发现患有肠癌。他不仅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家里,还向亲戚借钱,还欠了一笔债。虽然经过治疗,谢德富已经康复,但他基本上失去了工作能力,被列入了建卡贫困家庭。
“一个没有技术,另一个没有收入来源,亲戚们必须还钱,老母亲要我照顾它。我该如何度过这一天?”当时,谢德富对生活充满了绝望。
为此,驻村小组和乡镇干部组成了“帮扶志愿者”工作小组,多次来到谢德富做思想工作,一边帮他制定“一户一策”扶贫方案,一边激发他的扶贫雄心,鼓励他对扶贫有信心。在干部的帮助下,谢德富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
谢德富身体不好,不能做重活。在扶贫干部的动员下,谢德富养牛、养鸡、养鸭、养鹅,发展了“微型”产业,并在房子后面的土地上种了一些桃树。谢德富用他勤劳的双手,慢慢还清了债务,获得了一定的收入,成功地摘下了他的“贫困帽”。
“下一步,我要扩大养殖规模,多养几头猪,努力过上好日子,让母亲安享晚年。”谢德富自信地说道。
这是我们地区努力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一个缩影。在扶贫工作中,围绕全区脱贫的目标和任务,贫困干部挨家挨户向贫困家庭问药,不仅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和物资送到了贫困群众的家里,也把他们的雄心和信心送到了群众的心中, 帮助他们自力更生,树立艰苦奋斗致富的正确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振奋精神,下决心把贫困的根源拔掉。
不久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专家到大庙镇对托幼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向包括贫困家庭在内的30多名农村妇女讲解了托幼理念、婴幼儿营养与饮食匹配、常见疾病预防和保健等内容,并向合格学员发放了职业技能证书。
“国家政策这么好,有这么多扶贫干部帮助我们,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尽快脱贫致富。”参加培训后,学生们都说因为缺乏技能,不敢出去找工作,害怕被雇主拒绝。现在,通过技能训练,他们学会了一项技能,终于可以大胆地出去工作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
与其教人们钓鱼,不如教他们钓鱼。咀嚼脱贫的“硬骨头”,穷人不仅要有脱贫的信心和决心,还要有脱贫的能力。我区在扶贫济困、扶持志愿者的同时,还积极将扶贫与帮扶智力结合起来,结合全区就业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烹饪、电工、汽车维修、托幼等扶贫就业技能培训,并根据群众实际需要量身定做,真正发挥培训效果,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聘用一人、脱贫”的目标,使他们“一手掌握一项技能,脱贫致富。”
同时,我们将积极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口提供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指导和创业政策咨询,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与相关贷款企业对接,为贫困人口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区共组织了75次电工、焊工、烹饪等技能培训,共培训2562人,其中54名贫困群众建了卡,并为一名贫困群众发放了10万元的商业担保贷款。
“通过智慧和智慧的支持,不断激发穷人的内生动力,具有‘造血’功能。”区人民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全区就业困难人员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覆盖面,丰富培训内容,建立和完善激励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真正巩固扶贫成果,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熊亚)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