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0字,读完约3分钟
四年前,水口镇的绿荫村还是一个基础落后、工业落后的贫困村。在区委、区政府准确扶贫的政策支持下,绿荫村开始大力发展新农村集体经济。四年后,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000元增加到14000元,真正实现了“产业繁荣,人民富裕”。
绿荫村四通八达的路网。
要致富,先修路。今年年初,一条新建的“四好农村公路”沿着康山专业合作社血橙基地蜿蜒而上。这条2.2公里长的高速公路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将绿荫村的血橙基地和桃基地串联起来。
日前,水口镇绿荫村党支部书记赵安福告诉记者,村里共修建了23公里的道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环路。23公里的“四好农村公路”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出行问题,而且有助于村庄的工业发展,帮助整个村庄致富。
作为绿荫村的支柱产业,全村260亩大棚今年正式开花结果。预计产值将超过7万元,高产后产值将达到20万元。这不仅是绿荫村的第一个收获年,也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作为继绿荫村血橙之后的又一个重点果业,100亩红酥桃今年将正式开花结果。高产后,红翠丰桃亩产量将超过2500公斤,产值可达3万元。
赵安福介绍说,第一个桃基地建成后,去年年底村里平整了第二个桃基地,今年1月种了一些桃树。今年下半年,该村将继续种植优质桃树,桃树基地将达到200多亩。“我们还在桃基地建设了新的基础设施,如游泳池、人行道和工业人行道,以进一步促进农村振兴,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一体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几年前,十五社的村民冯中兰还是一个因病建卡的贫困家庭。去年,村支部“两委”为她家进行了危房改造,帮助她发展了产业,让她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这让她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谈到现在的美好时光,冯中兰表达了自己的深切感受:“这里曾经是一座危房,镇上和村里的人把房子改造成了我家的房子。我搬到了新家,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我家今年种了20多个血橙。现在有衣服和食物,生活一点也不尴尬。”
绿荫村的改变是水口镇近年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体现。水口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强化问题导向,扎实抓好大规模走访调查,认真做好扶贫帮扶工作,着力解决“两个保证、三个保证”突出问题,确保扶贫任务高质量如期完成。
水口镇党委书记王文博对记者说,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荐建卡贫困户就业,鼓励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已经彻底解决了“两个担心”问题。解决“三包”突出问题,一是着力解决住房保障问题。自2015年以来,该镇已改造了30栋丁级危房和21栋丙级危房。在今年6月30日前,其余3户尚未脱贫的丁级危房改造将全部完成。第二,着力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目前,全镇贫困家庭都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统一购买了准确的扶贫保险,并落实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政策。第三,着力解决教育安全问题。在全镇建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已经实现了教育保障政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都认识到,他们可以学习和上学,而不会辍学。
(记者谢峰何元恪)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水口镇:产业兴百姓富 脱贫攻坚见实效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