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1字,读完约5分钟
地区中医医院程楠分院。
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区人民医院核磁共振。
区妇幼保健院新楼。
2017年,我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弥补医疗卫生不足,扎实推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体系,全区医疗卫生环境大幅改善,软硬件设施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显著提高。
改善硬件设施,提升医疗环境
“过去,老人民医院的挂号很拥挤,过道很窄,上下楼梯容易撞到人。目前,新人民医院的挂号大厅很大,上下楼梯更方便,既有电梯又有楼梯。医生和护士看到我们的病人也在微笑,服务态度和质量确实比以前好得多。”近日,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市民李丽华告诉记者,铜梁的医疗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硬件设施与主城区的大医院相当。
据了解,区人民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并正在全力打造全国“三甲”综合医院。“2017年以来,我院完善了服务体系,配备了医疗设备,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实现了远程会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区人民医院院长王厚明表示,区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加强内涵建设,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民生医疗放在首位,努力以更强的医疗技术和更好的服务质量造福铜梁人民。
区人民医院硬件设施的改善是我区公立医院大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投资近10亿元搬迁建设了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程楠分院、区妇幼保健院,医疗建筑面积19.85万平方米。”据区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区中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及内科大楼工程、区疾控中心营业用房改造工程、区精神卫生医院迁建二期工程、区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中,总建筑面积72700平方米。同时,我区还规划了区中医院整体搬迁和区人民医院扩建,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现在,铜梁医院有了更先进的设备,再也没有必要跑重庆医院去检查和看医生了。”地区中医医院的患者肖恩说。
提高“软实力”群众看病更热情
“现在医生和护士的态度都很好,病情也很详细。”肖恩说,区中医院的服务水平让他感到放心。
2017年以来,我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医”战略,加大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一名医学博士、13名硕士和一名儿科人才短缺的情况已被引入公立医院。区人民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托管医院。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和28个乡镇、街道医疗机构结成联盟,实现了医疗协会内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基层医疗能力提高,与上级医院建立了畅通快捷的双向转诊渠道,形成了有序的医疗模式,这必然会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此外,我区重点临床专业建设不断推进。2017年,成功申请了一个市级重点临床专业(神经病学)和一个区域性重点学科(呼吸医学);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成效进一步深化,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实现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全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完善和软件环境的极大改善,极大地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环境。”负责人说。
下沉医疗服务的重心打开“最后一英里”
最近,住在八川街龙门第街的朱秀英老人患了高血压。因为他们的孩子不在家,老人试图打电话给他们的签约医生。不到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周峰来到了她的家。“阿姨,以后如果你有什么不适,可以随时打电话。我会尽快上门提供服务。”周峰说,周峰是社区签名的家庭医生,为当地居民所熟知。像她这样的家庭医生越来越频繁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2017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在家”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的良性互动,实现“人坐在家里,医疗服务上门”,我区降低了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重心,稳步推进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积极探索“医护结合”的新模式,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通过推广家庭医生的合同服务,逐步扩大疾病范围和重点人群的合同对象,加快“互联网+医疗”的推广,构建了全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大型数据库。
到目前为止,该地区的所有医疗和保健单位已经在不同级别上压缩了它们的责任,并建立了100个承包队和572名家庭医生。全年共签约22.7万人,其中城镇签约6.8万人,签约率20.09%;农村签约15.9万人,签约率达到45.77%;144,000名关键人物签署了合同,覆盖率为67%,开辟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后一英里”。
“下一步,我区必须做好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家庭医生承包服务,确保到2018年底,城乡常住居民家庭医生覆盖率达到30%以上。”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探索中医药参与养老、医疗、养生等健康产业的新模式,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提高全区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记者若·若翰)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就医环境大改善 医疗水平大提升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