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8字,读完约5分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弥补“不足”。“一户多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是“缺点”的缺点,即贫困中的穷人、困难中的困难者和困难中的困难者。去年以来,区残联认真落实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区委的工作要求,坚持扶贫与智育相结合,制定了明确的政策,着力解决“多残残疾人家庭两个保障”问题,帮助战胜和战胜了贫困。
刘是镇庙门村的一个9口之家,家里有4个残疾人:户主刘,68岁,有视觉障碍。他的妻子在当地的蔬菜基地工作;他的儿子刘家友今年38岁,患有二级视觉障碍。他的儿媳在家工作,做家务;孙子刘晓波19岁,有四级视力残疾;刘欣,第二个孙子,9岁,有四级视力残疾。根据政策规定,刘一家同时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民间医疗救助。刘家友和刘晓波还参加了区残联举办的残疾人免费按摩培训。虽然一个家庭有四个残疾,刘和他的家人都非常勤劳和简单。有鉴于此,区残联在制订资助计划时,主要考虑工业支援,并协助他发展“圈地+森林”生态养鸡。
给有多重残疾的贫困家庭送鸡和材料。
7月11日,区残联来到刘的家,了解他家最近的生活状况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看上去精神很好的老刘正在院子里喂鸡。一大群肥胖的黄壳鸡和黑壳蛋鸡正在愉快地吃着食物。
刘很高兴见到区残联的领导,他一开口就说个不停。他说,自去年以来,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多次到他家,把他们遇到的困难和紧急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在区残联的帮助和支持下,刘已经建了一个鸡舍和一个逃生网。区残疾人联合会免费送他100只鸡,并联系技术人员给他技术指导,帮助他发展养殖业。
“我第一批卖了90多只鸡,赚了4000多元。”刘非常感谢区残联的帮助。他说在过去,他的家庭只靠务农和打零工谋生,这使得生活非常困难。现在有了这些好政策,他和儿子在家发展水产养殖,大孙子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去了重庆工作,家里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家也必须努力工作,一个靠头脑,另一个靠双手来致富。”刘说的第一批鸡卖得很好,这增加了他的信心。他买了40只鸡,准备好好喂养它们。接下来,他将逐步扩大农业规模。
据统计,像刘的家,目前有780户残疾人家庭有两个以上的残疾,其中贫困残疾人家庭129户,已办卡者264人。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永清说,“一户多残”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需要补充的缺陷。“这样的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生活照料困难、收入增长乏力和情感无助等困难。”
为帮助“一户多残”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解决关键问题,我区制定了“一户多残”贫困残疾人家庭扶贫攻坚援助方案,援助效果明显。各区残联及相关乡镇街道认真摸清了“一户多残”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现状和需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项目,帮助“一户多残”贫困残疾人家庭在现行标准下实现按期脱贫的目标,有效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陈红的家庭来自太平镇铁鹅村10号,也是扶贫政策的受益者。陈红的六口之家有四个残疾人。除了他的母亲和最小的女儿,他的妻子,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是弱智。在访问期间了解了他的家人后,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人员为他的家人制定了一个精确的援助计划。陈宏佳不仅享受了市、县残联的危房改造和一系列优惠政策,还出资帮他盖了两栋新房子,如杂物间和猪舍,并给他三只小猪发展副业。邓永清介绍说,考虑到他的三个女儿都很年轻,而且院子外面的斜坡很高,他还帮他修了大坝,并在大坝周围安装了隔离栅。谈到家庭的新变化,陈红充满感激:“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感谢区残联的支持,我们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去年以来,区残联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认真开展核实和比对,充分调查了解情况,准确把握贫困残疾家庭在康复、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护理和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的现状和需求。遗漏了什么,更糟糕的是,列出清单和细节,以便知道遗漏了什么,帮助家庭。“一户一策,精心制定救助方案,做到不漏一户一人,确保救助效果。”邓永清说:
据报道,“一户三残”及以上的残疾人家庭将按每名残疾人10000元的标准得到救助;“一户两残”家庭将按照三、四级残疾人每人2000元的标准予以救助;一、二等残疾人按每人4000元标准一次性获得救助。所有这些支助资金都用于"一个多残疾家庭"的具体项目,以实现脱贫和解决困难的目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一户多残”扶贫工作,为如期战胜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更大贡献。”邓永清说:(记者谢峰)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区残联:精准帮扶“一户多残”困难家庭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