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9字,读完约3分钟

曾几何时,报摊陪伴着许多铜梁市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去报摊买报纸或杂志,然后愉快地看着这一天,这是许多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的童年记忆。最近,一名记者走访发现,随着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便利性越来越大,报摊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荣,但仍有许多忠实的粉丝,他们与报摊老板一起坚守着报摊,支撑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

报刊亭:坚守中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5月16日上午,记者在老北门站对面的报摊上看到,顾客不时来买报纸或书,偶尔有人买一包烟和一瓶水。

报摊的主人是王,一位59岁的下岗工人。2006年,经过与家人讨论,王建立了一个报摊,这在当时刚刚兴起。这是十三年。在过去的十三年里,她经历了报摊从胜利走向衰落。王说,在前些年的鼎盛时期,她每天能卖出一、二百份报刊;如今,报纸和期刊的销量大大减少,所以她不得不通过卖糖果、饮料和香烟来增加收入。

报刊亭:坚守中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记者注意到,不时有邻居路过,亲切地向她打招呼。“这个报摊每天都开门,除了元旦提早打烊,其他时间都是阴晴不定。许多人买了一份报纸,路过时就回去。”一位正在买报纸的顾客说他经常路过这里,阅读和购买报纸非常方便。

报刊亭:坚守中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虽然留着这个亭子我赚不了多少钱,但我可以读书,丰富我的精神生活。我将永远坚持经营。”王说,他已经习惯这种生活十几年了,有一定的收入为儿子分担一点负担;与此同时,社会正在倡导全民阅读,她不能放过那些长期爱看报纸的老人。

报刊亭:坚守中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岳明广场附近也有一个报摊,老板们换了几个。在一个大约2平方米的空小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报纸和杂志。王力可·蓉儿的报摊,这个报摊不仅卖报纸和杂志,还卖一些饮料和糖果。

报刊亭:坚守中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现任报摊经营者白,今年66岁。她只是在2016年从她的朋友那里接管了报摊。因为它位于岳明广场附近,与其他报摊相比,这个报摊人流量很大。“过去,每天都有几十份报纸被售出,许多畅销杂志也被售出。现在,你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阅读报纸和书籍,购买它们的人比以前少了。”白说,收入不如以前,但喜欢看报的人会习惯于买报纸,还得坚持。

报刊亭:坚守中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因为许多老顾客养成了每天买报纸的习惯,如果他们每天都不开门,会给他们带来不便。白说,如果她有事要做,她会安排她的家人来接班。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上网,许多人选择从网上获取信息,这使得报摊不再漂亮。然而,一些市民说他们更喜欢看报纸和杂志而不是电子书。

“报摊是展示一个城市人文氛围和文明水平的小窗口,是城市的文化景观。”李女士说,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报摊都将成为许多市民心中温暖的记忆。
(记者郝浩实习生朱自凯)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报刊亭:坚守中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