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1字,读完约3分钟

刘金梅和李红观察水位后返回。记者龙照片

11月1日一大早,重庆市水文局吴岔水文站站长刘金梅向同事李红做了简要介绍,然后拿起行李匆匆赶往县城。

10月31日,刘金梅77岁的母亲因病刚刚在万州区的一家医院做了手术,但她想念母亲,不能离开岗位,因为汛期的值班还没有结束。直到11月1日0: 00,今年汛期的任务才正式结束,她才抽出时间去看望母亲。

綦江:两个人的水文站 每年报送信息逾1500条

刘金梅所在的吴岔水文站位于江津区嘉思镇,成立于1938年。它是重庆最早的水文站。目前,吴岔水文站是綦江流域的一个控制站,是国家一级水文站和中央报汛站。迄今为止,已为重庆市水文局、国防部、长江委水文局、三峡梯级调度中心、龙委上游局提供了近80年的宝贵水文资料。

綦江:两个人的水文站 每年报送信息逾1500条

据市水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綦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川黔输盐的重要航道。抗日战争时期,綦江也是战时向重庆冶炼厂和兵工厂运送钢铁、原煤和其他物资的重要水路。由于綦江流域夏季暴雨频繁发生,河道又浅又窄,坡度平缓,泥沙淤积,暴雨常造成灾害。吴岔水文站建成后,负责测量降水、水位、流量、蒸发量、泥沙和实时雨洪预报,为战时物资安全运输、綦江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綦江:两个人的水文站 每年报送信息逾1500条

这是一个有两个人的水文站。52岁的站长刘金梅(音译)于1985年来到吴岔水文站工作,几十年来他一直把这个站当成自己的家,只是因为工作调动而离开了三年。直到7年前,她和丈夫才在江津市买了第一套房子,准备退休后生活。通常,房子总是在空,一年中很少会住几天。李红,49岁,住在江津区柏林镇。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主要城市工作和学习。只有当他的妻子每隔几个月来一次车站,这对夫妇才能见面。

綦江:两个人的水文站 每年报送信息逾1500条

我不能陪亲戚的原因在于这份工作的特殊性。对于河流纵横、水系发达的重庆来说,水文站是守护河流的“眼睛”。水文学家提供的水情、雨量等精确的水文数据,为地方政府和防汛部门制定防汛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在暴雨天气下,水文站工作人员经常到河边用大手电筒观察几次水位,并在洪水中清理电动索道上悬挂的漂浮物。尤其是在汛期,他们被要求24小时值班,没有时间回家陪亲戚。

綦江:两个人的水文站 每年报送信息逾1500条

正因为如此,刘金梅在10月28日得知母亲坠楼的消息后,一直坚持工作,直到汛期结束才抽出时间来看望母亲。然而,她的离开意味着汛期后的水文资料编制和设备维护工作就交给了值班的李红。刘金梅心里很难过。她决定等妈妈好起来,把妈妈交给在万州工作的弟弟照顾。

綦江:两个人的水文站 每年报送信息逾1500条

在历代水文学家的努力下,吴岔水文站每年向重庆水文局、国防总局、长江委水文局、三峡梯级调度中心、昌潍上游局报送1500多条信息,向綦江区防卫厅、江津区防卫厅、东溪水文站报送180多条信息,为綦江流域的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綦江:两个人的水文站 每年报送信息逾1500条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