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5字,读完约7分钟
李公坝通讯员王太君照片
道路的一般原则。交通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我区集大农村、大山区、大矿区于一体,农村振兴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区已吹响了交通建设的“集合号”,采煤塌陷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渝南物流综合市场建设、老工业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230条农村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振兴地方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安全到花坝,四周青山绿水,沿途鲜花盛开,很美。这条高速公路开辟了农村振兴和通路的“双向道路”,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大纽带”,将“深闺中养”的沉睡资源变成了山区的资产,使农民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完美转变。
贫困的村庄已经成为城市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石昊镇万隆村位于重庆市綦江区、贵州省桐梓县和贵州省习水县交界处,是“一脚三县”之地。全村平均海拔1400多米,最高海拔1848米。
“有些女人不嫁给万隆山,下雨时关上门。一天三顿萨莎晚餐,肚子是用火烤的。”这是一首过去在万隆村村民中流传的民歌,讲述了万隆村村民过去的辛酸。
过去,万隆村贫穷落后。这个村子里有41户人家,159个人,他们都已经办了卡。2013年,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300元。2014年,万隆村被列为市级重点扶贫村。
然而,万隆村拥有稀有的自然资源。
穿过一个狭窄的洞穴,我的眼睛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一座鲜花盛开、溪水潺潺的平坝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那就是李公坝,感觉很像陶渊明笔下的天堂。
在最高峰申英山的悬崖下,有一片近20,000亩无人居住的草地,四周都是山峰,山峰之间喷涌着山泉。这就是被称为“重庆香格里拉”的花坝。
"青山是金山银山."随着时代的发展,富有的中国人民期待着一个更清新的空氛围和更美丽的风景。回归自然,走进乡村已经成为时尚。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有500多万重庆人去贵州过暑假。
从安雯高速公路到万隆村和华坝的交叉口改建扩建这条旅游道路,打造华坝旅游度假区,带领来贵州避暑的候鸟到我区万隆,拉开万隆村旅游发展的序幕。
2014年,万隆村举行了第一个露营季,向游客宣传万隆村的高山生态资源。2017年,有46万游客在万隆村露营过暑假。
村民赵本高依靠高山生态资源吃旅游餐,是万隆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10月,他回国,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华巴客栈。近年来,年总收入近200万元。
在赵本高的带领下,万隆村共有75栋农房,日均可容纳约5000人。然而,在夏天,万隆村仍然很难找到一个房间。如果你想在万隆享受凉爽的微风,你只能住在帐篷里,如果你不预订住宿房间。
万隆村的土特产很受欢迎。当地的鸡肉、糯玉米、蜂蜜和其他特殊农产品作为“爆炸模型”出售。自驾游给“树干”经济带来了火,也让当地人的钱袋膨胀。
2017年,万隆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4000元。万隆村人民的幸福像山花一样随处可见。万隆在命名时终于实现了“一切繁荣”的愿景。
修工业路和致富路将把崎岖的山路变成一条“黄金路线”,给万隆村带来许多“绿色财富”。
常征路已成为传承红军精神的教育基地
我区加快建设高速铁路,增加高速公路密度,提高普通干线公路等级。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断丰富和完善,四通八达的民心、扶贫、旅游道路贯穿整个綦江,使全区各种资源要素焕发生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快速增长。
屏障变得容易接近,公路开放,信息活跃,深藏在石昊镇群山中的红色资源与外界相连。
石昊镇是中央红军驻扎重庆的唯一地方。红军长征穿过了石壕,留下了许多遗址,如石壕中的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军桥、红军街、红军洞、红军井、红军营、红军司务长伤处、长征路等。它已经成为人们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去年,红军烈士陵园接待了200多个团体,接待了近8000名游客."石昊镇文化站站长赵福根说,石昊是一片布满红军烈士鲜血的热土,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人前来祭拜。今年清明节之前,又有七支队伍联系了赵福根再次参加长征。
最近,我区正准备沿中央红军长征路修建一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这条长征路从洪钧桥出发,经过枣泥村、香树村、高山村和石泉村,最后到达石昊小学红军总指挥部旧址。有关部门正在收集和整理有关历史资料,讲述长征的故事,修复和修缮红军总部旧址,在石昊红军烈士陵园陈列室进行推广,在烈士陵园周围营造一幅风景画,在长征路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交通网络就像一个强大的引擎,它将使綦江石沟里的红色资源在新的时代更加闪亮。
民族风格已经成为大山深处的旅游卖点
历史上,由于少数民族数量少,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低,大多数人生活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
我区是全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区县之一,有苗族、彝族、回族、满族等35个少数民族7500余人,分散在各个街道和城镇。其中,苗族和彝族是土著民族,人口5000多人,相对集中在海拔600米至1400米的偏远山区。
只有交通的发展满足了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首先要发展交通。
石昊镇香树村彝族大姐陈云秀目睹了当地交通的发展,亲身感受到交通发展给她和其他同胞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陈云秀家有10亩地,但都在山坡上。他们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玉米。从家到山竹林的山坡看起来很近,但是捡粪需要40分钟。山坡非常陡峭。每年种玉米前,她都要用锄头沿着山坡挖几个休息点,否则粪桶会从山坡滚到山下的河沟里。
近年来,政府加快了旅游线路的建设,创建了一系列联合家庭线路,修建了一系列宽阔的道路,改变了陈云秀的生活。
在家退耕还林后,陈云秀在香山社区的农民村买了一套新房子,搬进了新家。陈云秀也被当地人选为村干部,每月有固定收入。
随着花坝旅游度假区的发展,陈云秀看到了商机,运用彝族同胞会唱歌跳舞的家政技巧,组建了彝族风情表演团队,在景区内举办篝火晚会、民族舞蹈和唱祝酒歌。2016年,他表演了50多场,收入超过1.6万元。2017年,他表演了30多场,收入超过1万元。
彝族服饰很有特色,很受游客欢迎。去年,陈云秀和他的家人注册了“花坝彝族广场”,展示彝族同胞制作民族服装的技艺,并向游客出租民族服装。她对这个行业的未来非常乐观。
香树村一组苗家的大姐侯也吃了一顿旅游餐。2016年,她在华坝旅游接待中心开了一家苗族风格的农舍。服务员都穿着民族服装,菜肴都是苗族风味的美食,很受游客欢迎,一个夏天的收入超过5万元。
少数民族地区与本地区交通干线之间“一盘棋”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万隆村和香树村的少数民族加快了与当地发展和游客的融合。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綦江:一条大道撬动一域发展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