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9字,读完约3分钟
马桑溪轮渡现场用纤维绳系住的柱孔。(照片由大渡口区文化管理研究所提供)
一对夫妇在马桑溪渡口散步。实习记者赵照片
绿色的河水轻轻拍打着河岸,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让人久久不愿离去...在马桑溪古镇充满巴渝风情的街巷中,李竹珊民居和马桑溪供销合作社旧址这两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益都文化”和民俗雕塑随处可见。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参观了马桑溪古镇留下的历史遗迹,走进了大渡口区引以为豪的“益都文化”。
宜都文化的遗迹随处可见
走进马桑溪古镇,我们可以看到小南海“贵亭”巴人城遗址、李竹珊故居马桑溪渡口遗址、马桑溪供销合作社旧址等文物古迹遗迹。从古镇到河畔,两处不可移动的区级文物——马桑溪遗址和马桑溪渡口遗址,与长江紧密相连,静静地诉说着大渡口区的“益都文化”。
大渡口区文化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国洪说,马桑溪古镇历史悠久,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渝黔地区唯一的水路通道。
在马桑溪古镇的文物古迹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桑溪渡口遗址,这里是宜都文化的发源地。《重庆日报》记者在马桑溪轮渡遗址看到,在布满青苔的岩石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绳子上的洞和绳子磨损的痕迹。这些文物见证了宜都文化,于2017年初被考古发现,并被列为大渡口区不可移动文物。工作人员将定期对保存状况进行现场调查。
据史料记载,在清道光年间,大渡口和马桑溪有着宽阔平缓的河流。当地的乡绅和人们筹集资金建立船只停泊的通道,并雇佣船夫运送人们免费推船过河。自此,“宜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宜都文化”逐渐形成。据报道,在传统社会中,大多数当地乡绅都愿意为当地居民搭建桥梁,这对于桑子来说是很方便的。这源于传统儒学的道德要求。
李国洪说,“宜都文化”是大渡口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为数不多的商务旅游文化记忆之一。
修复李竹珊的住宅需要10吨竹子
目前,马桑溪古镇修复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前重庆著名的袍哥李竹珊民居修复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濒临倒塌的两层楼已经进行了翻修。淡黄色的墙壁,古色古香的门窗,以及用蓝色瓷砖铺成的屋顶,让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住宅焕然一新。
4月8日,李竹珊公馆的主人廖启智告诉《重庆日报》,他在2002年花了一大笔钱买下了李竹珊公馆,把这里的自然风光看做是“世外桃源”。
据了解,李竹珊住宅的修复花了近八个月的时间。"建筑墙体为竹骨泥墙,从垫江订购10吨竹子进行修复."廖启智说,门窗是从成都购买的黄柏旧材料。
修复后如何使用李竹珊民居?廖启智表示,他将与有关部门合作,把李竹珊住宅建设成一个展示马赛历史文化的展厅,让游客走进住宅大门,感受中西建筑的融合,体验马赛丰富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将建在马桑溪古镇
李国洪说,大渡口区目前正在规划在马桑溪古镇建立区级综合博物馆或专门的民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渡口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大渡口区将坚持“以旧换新,保持历史真实性”的原则,对马桑溪古镇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马桑溪古镇将收集、整理、推广和展示历史传说和民俗风情,让游客感受到马桑溪地域文化的丰富性。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让“纤绳之痕”融入当代民俗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