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3字,读完约4分钟
何林在楠木育苗基地指导当地再就业村民的栽培技术
高个子,黑皮肤,衣着朴素,主要是蓝色和深蓝色,靴子上满是黄泥……9月12日,我第一次看到何林在永川区临江镇龙洞桥村的楠木育苗基地的印象,跟他同事介绍的有点不一样。
在同事们的口中,他是一位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级林业工程师,是永川林业“楠木行动”的技术带头人。但从第一印象来看,他更像一个真正的林场工人,而不是工程师。
”1991年大学毕业后,他在永川林业扎根。在过去的27年里,他写了一篇关于科技促进永川林业发展的大文章。”在永川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看来,何林决心投身林业,不改初衷,是他最生动的写照。
振兴古老而稀有的树种
谈到何林的成就,首先要提的是他救活了楠木。楠木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树种,已经沉寂了数百年,是巴山和榆水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2005年,永川国有林场合并后,在八月山张家湾林区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楠木林第一次进入何林的视野——繁殖和推广楠木成为他的梦想。
楠木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它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名木之一,也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树种,享誉海内外。它用途广泛,利用价值高。然而,由于历代的采伐,楠木资源几近枯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培育和人工种植它是极其困难的。何林为此做了许多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2012年,何林参加了重庆市林业局组织的技术培训,中国林科院周志春博士讲解了浙江省的先进育苗方法,再次唤起了他的希望。周治春趁着休息和咨询的机会,把他介绍到浙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最终找到了楠木育苗的关键技术——无纺布轻型基质容器育苗移栽。
在永川林业局相关领导的支持下,何林前往浙江富阳、建德、泰州学习。经过研究,他和同事深入张家湾林区的楠木天然林,采集种子进行栽培试验。
消毒、储存、发芽、整地、除草、浇水...从2012年到2014年,历经1000多个昼夜,楠木终于破土而出,露出新苗,并成功实现大规模繁殖。据了解,从2012年至今,通过何林之手,珍稀树种楠木的种苗总数已超过400万株,并通过永川区的林业“楠木行动”免费发放到了全地区进行种植,从而实现了楠木在数百年后的繁殖地永川再次生根。
“一只楠木可以在20年内长到20厘米(直径)。当经济成熟时,按照每株1000元的最低标准,在永川种植300万亩楠木,20年内将创造30亿元的经济效益。”在何林看来,这是在为永川人种下一个“绿色银行”。
培育优质绵竹品种,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2006年,国内知名造纸企业李文纸业落户急需造纸原料的永川。此时,永川的竹原料年产量只有一万多吨,远远不能满足李文纸业每年六十多万吨的需求。
作为林业技术人才,何林和两个同事率先培育纸竹品种,推广栽培技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在接受任务的第一时间,何林组织人员对贵州赤水和宜宾、乐山、泸州、雅安、四川自贡进行了考察,并引进了10多个丛生竹品种进行栽培比较。
生长指标、抗逆性指标、引种成活率等适应性指标也成为何林反复尝试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绵竹终于脱颖而出。其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不仅使竹材具有良好的制浆造纸性能,竹笋味道鲜美,而且是庭院绿化和保持水土的良好树种。
在此基础上,在永川区林业局的支持下,何林于2015年将绵竹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纳入重庆市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工程。本项目的实施为永川建设紧密型竹浆原料基地和周边重点区县建立松散型竹浆原料合作基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种苗供应能力。
在贺麟等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永川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以绵竹、孟加拉竹为主的5万亩竹浆原料基地,满足了企业的迫切需求。
王林林·隆博
图像由市林业局提供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精研林业科技 构筑绿色屏障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