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53字,读完约11分钟
渝北区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
学生们的精彩演出
师者魅力
张泽勇
用行动诠释师者本分
张泽勇老师担任重庆市第八中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学生评教满意度均达98%以上,学生高考成绩名列同年级学生前茅。
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通达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主持重庆市高中语文学科创新基地;主持重庆市首批教学专家工作室;主研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条件下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国家级课题3项;主研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色语文研究”等市家级课题6项。
刘启平
躬耕不辍 尽职于责结硕果
自2003年担任渝北区中小学音乐教研员至今,刘启平老师始终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
每年均开设2个以上新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师20多人次获得全国、市教学竞赛一二等奖,主持、主研、参研市级以上规划重点课题5项。发表论文、论著、教学案例在《教学与管理》《中国音乐教育》等中文核心刊物、音乐类权威、正规刊物上20多篇,主编、参编专著5本。其中论文《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连续3届获得教育部中小学艺术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在全国亦不多见。
石波
精雕细琢育匠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石波充分发扬“用心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
2011年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评为重庆市中职电子学科名师、重庆市骨干教师;2015~2017连续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多次参加市级教学大赛、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多次指导教师参加大赛获得一等奖,多次年度考核为优秀,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
方青
不变初心 守护每个孩子成长成才
自从走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方青老师就立下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壮志。
在过去的28年里,方青一直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竭尽全力。她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带领教研组,教师教风严谨,所教学生勤奋乐学,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断跃上新台阶,在各级教育督导、评估和检查中得到好评,获得学校、社会一致认可。
田永红
辛勤耕耘 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凡业绩
田永红教育学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从教28年以来,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田老师对学生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她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好学生。田永红多次被评为渝北区“优秀教师”;获得渝北区第二届德艺双馨人民教师称号。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永恒的主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正是关键所在。
在渝北区看来,重视教师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师才能赢得未来。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让区域涌现更多“四有”好老师,造就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在渝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渝北区教育系统推出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内修师德,外引人才,名师示范,不断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内强德能
健全机制 用仁爱之心去创造奇迹
教师素质,师德为先。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渝北区的老师用“爱”来表达。
从教24年以来,重庆八中吴新老师不仅教学艺术精湛,还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学生。他带着学生走遍祖国各地,斩获优异成绩,廖宁林等4人获得信息学奥赛全国赛银牌,李聪等7人获得铜牌,王海青等72人次获得省级联赛一等奖。
比成绩更让人关心的,是他走出的每一步。
吴新患有先天性骨病,小时候接连3次摔跤让他不得不靠两根拐杖行走。但出现在师生面前的,永远都是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和蔼可亲的吴新。
吴新主要担任重庆八中信息学奥赛主教练。一道难题往往要一两天才能解决,竞赛教学又通常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小长假等时间段进行。吴新老师三伏天顶着酷暑,三九天耐着严寒,和学生们一起奋斗在信息竞赛学习中,常常一熬就是十几个小时。
在家里他常常需要家人照顾,在工作中,他却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学生。
一位綦江的孩子在初中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时为了参加全国竞赛,他想在外面租一个房子练习,但是条件不允许,吴老师便邀请孩子住到他家里,一住就是3个月。
尽心尽力指导学生、像亲人般关怀孩子,吴新的教育热情不曾减少丝毫。他说,学生就是他的第三只拐杖,是支撑他行走的力量。
松树桥中学的罗艳在教书育人中努力使学生的生命得到更好地发展,她说“教师不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更要有育人的情怀。”她会在上课讲英美文化、风土人情,丰富学生的内心;会在爱国主义主题班会课时把学生们带出去看电影《战狼》唤起学生的爱国感情。
渝北区一名名普通的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教育人应该怎样尽职于自己的职业,用仁爱之心去创造奇迹,而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德行的涵养、品格的培育。”渝北区教委负责人强调。
近年来,渝北区抓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考核、突出激励等一系列举措。各中小学校长为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抓。建立了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考核运行体系,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区委、区政府坚持每两年在教师节期间表扬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营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幸福、教育即创造”的从教氛围,促进形成重德养德良好风气。
人才引进
激励政策 吹响人才“集结号”
来渝北实验小学之前,袁翻林老师已经是当地教育界一位颇具声誉的美术人才。他不仅在国画专业领域有深厚造诣,屡屡在教师基本功大赛、专业比赛中拔得头筹,而且善于辅导学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
去年,他得知渝北区大力招聘引进优秀教师,边将目光投到这里。来到这里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渝北区政府帮助他解决了住宿问题,并帮助他成立了自己的名师工作室……这一切让他干劲十足。他积极在学校开展国画项目,并将自己收藏了几十年的农耕工具、奇石等宝贝悉数拿出来在学校进行展览,大力发扬农耕文化和奇石文化。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根的中国人。”袁老师说,下一步还计划筹备农耕文化基地和奇石文化基地建设。
与袁老师一块来的还有南方玫瑰城实验学校的体育老师黄进。
已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他来到玫瑰城实验学校后,被学校委以重任,担任教研组长。他迅速组建了田径队,开展抓常规、强教研等活动,短时间内将学校的体育工作抓得风生水起。
“既然渝北区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我们就一定会好好干。”黄进强调。渝北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政策很好,教育发展潜力大,愿意为渝北教育做贡献。
袁翻林、黄进是渝北区引进优秀人才的一个缩影。近3年来,全区共招(选)聘教师723人,其中,新招聘教师552人,区外引进(调动)教师171人。全区教师学历得到提高,中小学学历提高率均达到95%以上,艺体等特色学科教师得到补充,近3年招聘音体美教师117人,学科结构日渐合理。同时招聘向农村学校倾斜,近3年农村学校招聘教师113人,城乡学校师资配置逐渐均衡。
今年5月,渝北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又出台新的政策。渝北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下发《渝北区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办法》,面向全国招聘名师,最高给予100万元安家补助,进一步加大了引进人才的激励措施,简化了引进程序。
据悉,渝北区每年按区编委批准的当年用编人数的20%左右指标,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和有特殊专长的紧缺人才。到2020年,基本形成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未来教育家的梯级人才体系,带动全区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大量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将为渝北教育发展注入无穷生机和活力。
名师引领
搭台引路 壮大优秀教师“核反应堆”
名优教师是国家脊梁,而名师工作室是名优教师的孵化器。2017年,渝北区第二届6个名师工作室顺利结业,结出一片硕果。
田志忠、王明海等15位研修教师晋升为高级教师或高级讲师;霍本斌成为西南大学客座教授;苏建明成为北师大朱小曼教授的高级访问学者;秦勤、王明海、涂德兰等18名研修教师成为重庆市骨干教师;另有39人次获市级及以上表彰、6个工作室研修教师有130人次获得区级及以上优质课等级奖。
收获远不止这些,名师示范引领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教师教学思想、理念的深度改变上。教育著述形成持续问世、研究能力形成优化发展、课程建设形成多元推进、学科优课形成各具特色……深层变革涌动。
不少老师表示,“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了自己的教师哲学或教学主张。从儒家君子人格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君子之教’的教学主张。”也有教师从信息技术革命的高度提出了“智慧教育”主张,有的教师从图式理论高度提出了“语文可视化教学方法观”……一个个教师逐渐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发展。
名师象一座不灭的灯塔,指引着教师前行。渝北区在7年前启动渝北区名师工作室工作,踏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
如何真正发挥区级名师工作室作用?渝北区采取组织结构“多学科布局”策略、管理机制“三层级联动”策略、建设制度“三规范并举”策略、考核评价“四要素一体”策略、经费保障“八举措配套”策略,彰显了区域性名师工作室共同体多元化布局、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的特色。
出台《渝北区区级名师工作室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形成经费来源、使用原则、列支办法、使用范围、报销程序等“八举措配套”的经费保障策略。按每个名师工作室每年3万元的额度纳入年度预算,确保逐年落实到位。
通过一系列有效途径,渝北区将优秀教师由“个体”、“散户”整合为力量更为强大的“核反应堆”,更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与此同时,渝北区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和西南大学合作,扎扎实实开展了为期3年的区“未来教育家”、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名师培养对象的培训工作。借力于具有丰富培训资源的教育评估院、西南大学和渝北区本土专家,着力打造渝北教师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起,渝北区制定了名师、骨干教师考核办法,区财政每年预算100多万元专项用考核工作经费,促进名师、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更多教师向名师转型。
谭茭 万芮杉 胡忠英 图/李显彦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渝北 精师强教 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 重庆日报网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