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5字,读完约7分钟
民法通则草案是什么
据报道,在2016年6月27日上午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民法通则草案终于出台。一些网民不明白民法通则草案是什么。边肖将向你解释什么是民法通则草案:
民法通则草案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民法通则》的适用范围与《民法通则》相似,包括基本民事主体和关系的界定、民法体系中的共同高原规则、与法律谱系相似的重要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关系等。,但内容更为全面和完整,而且它吸收了近年来立法的新做法,并在某些内在内容上作了很大的改变。七个方面将与生活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沿袭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我国一直以编纂基本法律领域为立法目标,仅民法典的起草就经历了几次尝试,但从1954年到1982年并未成功。1986年提出的《民法通则》是对当时法律界立法现实的一种妥协:基本规则是以该原则和基本“通则”为基础制定的,然后在各方面成熟后编纂成文。
从那以后的三十年里,民法领域出现了新的法律,民法的一般原则一直沿用到现在,要求取代它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今年的“两会”之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发言人傅莹证实了民法通则将在今年内制定的消息。在民法领域,这被认为是编纂民法典的最重要的预备步骤之一。
民法通则草案十大亮点
突出显示1。明确胎儿利益的保护
《民法通则草案》第16条规定,在保护胎儿利益方面,如继承和接受礼物,胎儿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然而,如果一个胎儿在出生时没有生命,其民事权利能力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解释:本规定主要从两个方面保护胎儿权益。首先,从继承的角度来看,有必要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这体现了特殊的份额制度。第二,侵权后,例如,出生前不当行为造成的出生缺陷等。,胎儿出生后可以独立索赔。
亮点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降低
《民法通则草案》第19条规定,六岁以下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应当作为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解释:通过比较发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最低年龄限制从10岁降低到6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心理水平和发展状况都远远高于前一阶段。六岁也是未成年人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年龄。在这一阶段,未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行为,并对自己的一些行为做出独立判断。降低年龄下限,以便更好地尊重这部分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重点3,特别强调提高和支持义务
民法通则草案第25条规定,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儿童有义务支持、照顾和保护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有限的父母。
解说: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一些现象时有发生。《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和其他法律规定了上述条款。该草案进一步强调了父母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和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以强调家庭责任,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
亮点4。扩大监控对象的范围
《民法通则草案》第21条明确规定,不能完全承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粹有利可图或符合其精神和心理健康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释:《民法》的一般原则将受监护的人分为两类,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补充规定,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60岁以上)可以受到故意监护、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的保护。然而,仍然有一些人没有被包括在内。例如,一些有空窝和智力迟钝的老年人已经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因此,草案规定了“不能完全承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这扩大了监护范围,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亮点5。该单位将不担任监护人
《民法通则》草案第27条规定,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其他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担任监护人。
解释:根据民法通则,单位有监护人的义务。在这次修订中,从监护人中删除了《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单位,并增加了相关组织。
当时,当制定《民法通则》时,许多单位承担了经济和社会职能。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不具备社会公共管理的功能,这些类型的单位不再适合作为监护人。此外,职工与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职工流动频繁,单位缺乏履行监护职责的意愿和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如慈善组织,它们有意愿和能力作为监护人开展工作。因此,草案包括法律允许的相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等)。)变成了守护者。
亮点6。改善撤销监护人的情况
《民法通则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有关人员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按照对监护人最有利的原则指定新的监护人:
(一)对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实施严重损害的;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不履行监护职责,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致使被监护人处于危险状态的;
(三)其他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说明:通过列举,《民法通则》中的撤销监督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近年来,经常发生监护人侵犯其受监护人的案件,如父母遗弃儿童和对儿童的家庭暴力等。,这有利于通过列举来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亮点7。将非法人组织添加为民事主体
第四章在民法通则草案中被列为非法人组织。草案第91条规定,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非法人团体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营利性法人或者非营利性法人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
解释:根据民法通则,中国只有两种民事主体,自然人和法人。近年来,个人独资企业和独立民事活动等组织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但没有法律地位。如果法律中没有规定,就不利于他们的活动。因此,有必要有一个单独的非公司集团来包含这些集团。
亮点8。加强对虚拟财产的保护法规
《民法通则草案》第108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就包括数据信息在内的下列客体依法享有的权利。
解读:我们一直呼吁民法典的编纂要体现21世纪网络时代的特征。为了进一步强调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和发展,草案列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类型,并明确包括数据和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法规反映了互联网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草案中关于虚拟财产的规定将为一些法律制度的制定和一些新案件的审理提供基础。
亮点9。增加修复生态环境的责任
《民法通则草案》第160条将“恢复原状、恢复生态环境”列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解读:当前,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是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共同挑战。民法应该承担相应的功能。草案增加了恢复原状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承担了维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必要义务。
突出显示10。诉讼时效已从两年延长至三年
《民法通则》草案第167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护公民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释: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现行民法通则为两年。学术界和实务界一致认为两年时间太短,他们一直呼吁修改。在现实中,因诉讼时间短而造成的损失并不少见。例如,银行和金融机构经常无法索赔、忘记或出示证据,导致无法及时收回一些贷款,造成巨大损失。延长诉讼时效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推荐阅读:民法通则草案发布,看看哪些规定会影响你的生活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民法通则草案是什么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