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4字,读完约8分钟
黄,男,78岁,汉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梁舞龙的代表性传承人。
他将传统舞龙技艺与川剧打击乐、戏曲表演和武术巧妙结合,使铜梁舞龙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中国舞龙的杰出代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铜梁舞龙曾在新中国成立50、60、70周年庆典和各种重大民族庆典中演出,并赴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日前,2017-2018年重庆市富民兴渝贡献奖提名揭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梁舞龙”代表性传承人黄入围。
黄捧着冠军奖杯。
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庆典和海外演出。近年来,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重庆铜梁舞龙在国内外舞台上熠熠生辉,铜梁舞龙已成为铜梁人、重庆人乃至中国人的骄傲。
在辉煌的铜梁舞龙背后,有一群人兢兢业业,毕生致力于铜梁舞龙精神的传承。其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他与龙共舞了几十年,创造了一个相互影响又难以割舍的舞龙传奇。
14岁误入川剧团
11月15日,记者在黄的家中看到,78岁的黄老神采奕奕,戴着一顶龙纹帽子,看上去无忧无虑,与众不同。
黄1999年在北京。
“继承是技能,也是责任。这一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非物质传统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下,获得了“富民兴民贡献奖”的提名。”黄老说,他对自己最终能否获得富民兴渝贡献奖感到非常荣幸。
黄1941年生于铜梁市镇。回忆起童年时对舞龙的依恋,黄对仍记忆犹新。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安珠的传统文化一直很繁荣。在古城安珠,每年都庆祝农历新年,伴随着强劲的锣鼓,当地人会举行各种表演,如舞龙、打狮子、吹荷花笛等。现场的人群经常挤满了人。这也是黄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几乎追着表演队,跑过古城的街道。
古城里有许多锣鼓,古城里有许多古老的茶馆。无事可做的老人坐在茶馆里敲锣打鼓,唱具有川渝地方特色的川剧,俗称“打坐歌”。黄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去茶馆,并被深深地打动。他还慢慢哼了几句,这让他感到很开心。
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黄,对川剧和舞龙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国内,黄排名第一,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黄在10岁时辍学,进入社会谋生。起初,他背着背带去附近的煤厂捡未燃尽的炭花,然后卖给路边的油条店,赚些伙食费。
一天,黄拾炭花回来,路过一家茶馆,就停下来看里面的锣鼓表演。同一天,剧团的新锣始终找不到节奏。黄个头小,胆子大,好心地提醒她。当剧团团长发现后,他让12岁的黄代替加入茶馆剧团。12岁的孩子们加入了这个剧团并敲鼓,这使得安珠古城成为了一个大新闻,吸引了许多人观看。
但很快这种新奇感就消失了,觉得自己还需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来谋生,于是他离开了剧团,去跟老师学理发。1955年,一家理发店通知黄铜梁县川剧团缺一名学生妹。他想报名参加考试,就请黄陪他。
黄(左二)在教书。
为此,黄陪同法晓考上了川剧团。没想到,当我到达现场时,我有点怯场。为了鼓励低年级学生上台表演,黄用他的口语技巧来帮助节拍。结果,黄的准确节拍吸引了考官的注意力。最后,陪同考试的黄误考了川剧团。14岁时,他成为当时铜梁县最年轻的川剧团成员。从那时起,黄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与一个铺盖卷和剧团。
黄说,自从进入川剧团,他就一直在舞台上表演,先是当一个小男孩,长大后成为一名武术家。他三十多岁就开始担任川剧团的导演,接触到川剧的场景布局和人物造型。这些无意中为他后来的舞龙奠定了基础。
创新舞龙铜梁舞龙赢得了许多金牌
铜梁在古代是巴基斯坦的领土。黄说,数百年来,铜梁人与龙和舞龙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都打龙灯拜年,大旱时打黄景龙求雨,端午节争龙舟祭河,年底还跳大蠕动龙、火龙和草龙,庆祝丰收。古往今来,铜梁民间传统的龙灯节已经形成,巴渝民间艺术之花铜梁舞龙也孕育而生。
“文革”十年间,铜梁龙灯这一民间艺术被视为封建糟粕,一度销声匿迹。1980年,全国普及文化,开始抢救民间文化,铜梁龙从蛰伏的苏醒走出来。
1986年除夕,一年一度的龙灯节在铜梁县举行。45岁的黄和他的兄弟们站在铜梁川剧团的门口观看舞龙表演。当看到一条僵硬、笨拙地扭动着的大龙从门口经过时,黄说:“如果你让我来引导这条龙,我肯定会和它们玩得不一样。”
1988年9月,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旅游年舞龙比赛。来自18个地方的舞龙队参加了比赛,童代表四川省参赛。当时,铜梁县文化局邀请了川剧团的资深编舞参加筹备会议,希望重新设计舞龙,提高铜梁舞龙的艺术水平。
会上,黄主动请缨,被确定为舞龙指导,负责50米爬行舞龙的编排和训练。黄说,过去民间舞龙都是以自我娱乐为目的的民间杂耍活动,舞龙的都是农民业余爱好者,年龄太大,气色不佳。
黄决定用川剧团中具有一定舞台技巧的年轻演员来舞龙,舞龙更具舞台针对性和观赏性。下一步是创新舞龙的动作。当时只有几个简单的套路,如“之字形转弯”和“鸡粪步”,相当单调。黄对说:“我当时就想,我能不能把舞龙变成一种群舞的效果呢?”
从事川剧创作30多年的黄想了一想,最终决定把龙想象成一个整天出现的天子。他也有着世界伟人的风范,非常注重外表、表演和出场的标准。
按照讲故事的思路,黄抓住铜梁龙的长道具,按照舞龙的艺术路线,设计了“龙出宫”、“快有龙”、“慢有龙”、“单快舞”、“螺旋扭”、“霸王鞭”、“跳天塔”、“叠塔”、“大回宫”等20多个固定套路。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凭借创新的舞蹈编排,融合了具有川剧特色的场景、音乐、体育和杂技,黄的《岳越龙门》和《大龙舞》在全国18支舞龙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
此后,在黄的安排下,铜梁舞龙从自娱自乐的民间杂耍正式跃入舞蹈艺术殿堂,达到了中国舞龙运动的“制高点”,其编排的舞龙运动开始引领全国舞龙运动的方向。
铜梁舞龙已成为国家舞龙技术标准
1995年,国家体育总局在鼓浪屿举办了龙舞比赛大会。黄的《舞龙基本动作评分标准》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并被确定为体育比赛中舞龙的国家标准,黄成为规则制定者。
在本规范中,黄借鉴了铜梁舞龙的切、绕、钻、跳、动、跳等套路,创新了多人组合技术。有“吊腰”、“吊背”、“伞”、“磨盘”、“转身”和“金龙扭柱”。各种舞蹈风格交替组合和变化
1995年5月,首届全国舞龙比赛在北京颐和园举行,铜梁龙毫无争议地获得金牌;7月,国际龙狮大会在广州增城举行,代表中国的童再次夺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只要有铜梁龙参加的舞龙比赛,冠军几乎从未失手。
铜梁舞龙在全国享有盛誉,铜梁舞龙教师被派往全国各地传经送宝。铜梁人绑的铜梁龙已成为全国舞龙队的标准道具。专家点评:“铜梁竞技舞龙令人眼花缭乱,舞出了中华民族的精髓、精神和精神,高举了民族拼搏进取的灵魂。”
天安门广场前所未有的九条铜梁和龙的表演
1999年,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铜梁龙派出了一支空前的500多人、九条巨龙的表演团队,乘坐专列来到北京,登上了举世瞩目的天安门广场。
作为铜梁舞龙的总导演,黄给的印象最深:铜梁舞龙表演是在游行队伍中进行的。场地只有500米长,20米宽,表演时间只有8分钟以上,要求完成时间的误差不能超过2秒;有九条50米长的龙,有500多名参与者。
经过7个多月58次的修改,黄和他的团队终于设计出了一套既能体现舞龙特色又能符合现实条件的表演套路。“我们把九条龙展开成两排,前面四条,后面五条。我们一进入演出场地,气势磅礴的气势立刻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黄自豪地说。
从此,铜梁舞龙达到了历史的顶峰。1999年,国家体育局宣布铜梁龙为“国家舞龙队”;2004年4月8日,文化部宣布通粮龙为中国国家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2006年1月,国务院宣布铜梁舞龙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由于黄对铜梁舞龙事业的巨大贡献,于2008年3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龙”的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文化部和人力资源部联合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工作者。
如今,78岁的黄仍活跃在舞龙训练场,在铜梁的所有学校里,他都在教学生们手拉手练舞龙。
“只要我还能走路,我就继续教书。”黄的眼里充满了对舞龙的无限热爱。(记者郝浩)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黄廷炎的龙舞传奇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