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5字,读完约5分钟
铜梁区河源风景区文昌街上有一家名为“朱琴亭”的竹制工艺品商店。在店里,一位70岁的老工匠每天手工制作竹篮、簸箕、竹篮、葫芦、粽子等竹器,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店里参观或购买。
这位名叫刘玉国的老人是当地著名的竹编艺术家,他来自铜梁区半阴镇双岩村。老人说,编织竹制品不是为了卖多少钱,而是因为不愿意放弃这种古老的工艺。
竹编需要精细的工序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看似简单的竹篮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从选料、破竹、切竹条到整理成型。虽然刘玉国技艺精湛,但他追求的是慢活和细致的工作。一个鸡蛋篮子至少需要三四天才能完成。
老人用来做竹篮的是南竹。竹竿很厚,性能很好,非常适合编织各种厚度的器皿和工艺品刘玉国介绍说,他挑选的竹子都是10年以上的老竹子,这样竹子就可以被切成丝,不会发霉或有麻点。
刘玉国手工竹编。
刘玉国说,这项技术很难学,因为竹条有毛刺,摸两次会刺伤手。刘玉国对自己的竹编有很高的要求,竹编应该是完美的。每根竹条都应因材制宜,这样中间就不会有接缝,以保持竹篮表面的整体美观。
“如今,这些竹制品越来越受欢迎。每个人不仅买它们作为器具,而且把它们作为手工艺品放在家里。”刘玉国介绍说,他手工制作的小簸箕直径只有一英寸,一英尺,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竹编制品可以在民间广泛流传。材料的可用性是一方面,传统竹编产品的实用性更为重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竹编产品的造型要求越来越高。刘玉国说,虽然竹编图案层出不穷,但编织方法总是在变化。编织时,你只需要根据具体物体的大小准备多少根棍子。在一个好的开始之后,棍子在你的手中不断地上下飞舞,图案逐渐开始成形。
几十年来,刘玉国一直用一对老茧编织,保持这种传统的古老工艺。现在,虽然他不需要做竹编来养家,但竹编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很好。我不指望靠编织竹子赚钱。现在我又开始学竹编了,更多的是我对手工竹艺的热爱。”
手工编织的竹制品越来越受欢迎
蒸饭的粽子,簸箕,装蔬菜的竹篮,装茶的竹篮...近日,记者走进朱琴馆,各种竹编器具映入眼帘。72岁的刘玉国正在制作一批鸡蛋篮子,供游客参观和购买。
刘玉国的老人满头银发,但他的精神是旺盛的。“如果你无事可做,你已经编辑了几十年。”据刘玉国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读了几年书,然后他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他的家乡周围有丰富的竹子资源。那时,没有主编的用具,人们几乎无法生活:篮子、簸箕、筛子、帽子、躺椅、夏季睡垫...
"在那个时候,生活是稀缺的,家庭基本上自己使用它."老人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竹编,把一根竹子切成粗细适中、粗细均匀的小块,通过编、修、摘、压、打、插、卷、穿、贴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竹编制品,如竹篮、篮子、筛子、蛋篮等。为了谋生,他当了十多年的瓦工。1990年,他和大女儿去深圳工作。2006年,他从深圳回到铜梁,重新从事以前的工艺,并致力于竹编。
刘玉国在商店里编织竹制品。
根据刘玉国的说法,虽然竹编技术曾经辉煌一时,但由于包装袋和不锈钢制品的流行,它现在正在消失。2000年他还在深圳工作的时候,他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当他老了回家以后,他会继续编竹工艺,并把这个工艺传承下去。
2006年,刘玉国从深圳回到铜梁,开始整理各种竹器,带到滨河路出售。由于现在编竹制品的人不多,所以刘玉国老年人手工制作的竹制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2019年7月,刘玉国在铜梁区获得2019年竹编技能大赛金牌。
我希望竹编工艺能流传下来
变革、创新、继承和发展,这四个简单的词浓缩了一个老竹艺术家的奋斗故事。2019年5月1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竹工艺品,让竹工艺品更好的流传下去,刘玉国突然像一个很久没见面的朋友一样来到门口,手里拿着竹工艺品,敲响了文庄街的门。不管这件工艺品有多小,它都有自己的价值。
每逢节假日,文昌街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在这个街区,古老的农具如犁、耙子和锄头,传统的手工艺品如龙、凤、陶器、花、鸟、昆虫和鱼,以及现代的创造性手工艺品比比皆是,竹制品如篮子、篮子和刘玉国编制的簸箕也出现在这里。
在文昌街,刘玉国的竹工艺品现场展示成为一个亮点。我看见他挥舞着竹刀,劈片,切条,编卷,精美的竹制品逐渐出现了。娴熟的技巧让旁观者吃惊,也让刘玉国感到欣慰。
“你见到的人越多,你对这门手艺就越有希望。”谈到他的坚持,这位70岁的老人真诚地说:“现在,政府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传统手工艺,为我们的传统手工艺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和传承下去。”
(记者郝浩)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竹编老艺人的坚守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