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5字,读完约4分钟

綦江区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的新形式,使宣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实推进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贴近人民生活,增强吸引力

“那年我19岁,当我看到我的班长和副班长死在我身边时,我拿起枪冲了上去……”8月20日,当85岁的党员王长垣向大家讲述当年的“上甘岭战役”时,他仍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昌元,党员63年,是当地“草根名嘴讲师团”的成员。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西藏最困难的地方守卫祖国边疆20多年。退休后,他积极参加社区工作。同一天,王昌元应邀给社区党员做讲座。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让你周围的人谈论你周围的事情,促进宣传和学习更加脚踏实地。在綦江区,有许多讲师王力可·昌原,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群众消除距离感、陌生感和对理论学习的排斥感。例如,在宣传扶贫和农村振兴时,他们经常使用人们喜欢展示的常用俚语、典故和传说,反响很好。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坚持让讲师从群众中走出来,培养一支走回家的宣传队伍。”綦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各级党委(党组)积极探索身边的感人故事,并将其与名师讲堂、德育讲堂、廉政讲堂、家庭式讲堂、流动讲堂、微型讲堂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增强吸引力

在綦江区开通镇,农民的夜话论坛在当地很有名。农民夜话是推进理论和政策宣讲、解决人民需求、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载体。自成立以来,因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和扎实的内容而受到村民的广泛欢迎。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吴贤强是该镇垂角村的一名村民,是农民夜谈的忠实听众之一。正是农民的夜话使他学会了休闲旅游的相关知识,并在村里建立了一个农舍,以此致富并稳步增加收入。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使宣讲通俗易懂,宣传人员尽可能用简单的地方语言传达党的声音,宣传农村风俗和文明,让群众了解时事、掌握政策、掌握技术。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綦江区委员会根据讲师的工作性质和专业知识成立了六个宣传小组。根据“一个领域、一个主题、一个课时”的原则,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突出讲座重点,分别研究确定课程主题、内容、人员和场所。把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到企业、农村、机关、校园和社区。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綦江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基层宣传品牌,如“农民的夜谈”、“三江之声”、“黄阁树下的家”、“夕阳红”。

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领导力

过去,綦江区永城镇在村庄主干道两侧的显眼位置时有发生修墓事件,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破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旅游形象。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推动习俗的改变,首先必须让村民们从心底里抛弃旧观念。”因此,永城镇在“皂角寨龙门阵”的宣传活动中,加强了变风俗、变风俗的宣传。随着广泛而深入的宣讲,倡导一种新的丧葬文明和打破旧习俗逐渐在群众中产生了共鸣。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改变风俗习惯的宣传,全区许多乡镇的村规民约深入人心,当地没有婚丧嫁娶等不良习俗的“市场”。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宣传学习来弘扬乡风文明只是一个方面,綦江还结合产业资源、产业布局和群体结构的实际情况,推广“支部+宣传”、“合作社+宣传”、“中心家庭+宣传”的模式,以促进党支部建设、产业合作社发展和农民观念转变,让大家在学习中找到方向和途径。

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推进宣传全覆盖,綦江区采取集中宣传与口碑宣传相结合、网上宣传与线下推出相结合的方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立体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綦江因地制宜,探索理论宣讲新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