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88字,读完约7分钟
文物专家正在修复观音像。(照片由大足石刻研究所提供)
10月21日晚,大足区再次出现在央视财经频道的《魅力唐人街》节目中。其中,大足石刻优美的经典雕塑和文物专家感人的故事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大足石刻风景区的旅游也很受欢迎。据统计,国庆期间,大足石刻景区接待游客85963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4万元。
然而,几年前,大足石刻遇到了游客主要“看石刻”的瓶颈。游客们参观完保定大佛湾周围的雕像后,就会离开。整个观光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如今,游客在大足石刻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已经达到3个多小时。
从简单的“看石雕”到深邃的景点,是什么让游客流连于大足石刻?
向游客展示整个大足石刻的精髓
国庆节期间,天气大多是雨天。但是国内外的游客仍然玩得很开心。在华严三贤、观世音菩萨等代表性雕像前,他们几乎每天都“拥抱大厅”。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大足石刻代表了9-13世纪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石窟艺术,在国际上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吸引游客不成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游客来的时候还能看到什么?游客如何能停留更长时间?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实施旅游标准化."大足石刻大队党委委员、副主任尹爱民“揭秘”。
首先,我们应该解决“看什么”的问题。
大足石刻风景区有5万多尊石雕,分布在保定山和北山。普通游客很难全部参观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旅游核心区,让游客可以享受大足石刻的精髓。
毫无疑问,最理想的地点是大足石刻中的保定山。这里的大佛湾和小佛湾有近万尊佛像,包括最著名的华严三圣、千手观音和牧牛图,代表了大足石刻艺术的巅峰水平。
然而,在过去,保定山开放面积小,旅游设施不足。游客前来“打卡”,然后离开。
2011年,与大足旅游标准化工程建设同步,大足石刻保定山景区升级工程启动。此后,景区从230亩扩大到1100亩,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石窟博物馆。除了欣赏大足石刻,游客还可以走进博物馆,了解世界各地石窟的艺术历史,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在此基础上,大足石刻景区将新建景观大道、牌楼、古典建筑、桥梁、停车场和旅游服务中心,同时开发北山夜游等新项目,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把景点归档,加上“文化盛宴”,游客就有了更多可看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留住游客呢?
服务标准化使游客满意度达到95%
"为了留住游客,我们必须从服务上努力。"
尹爱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当游客去大足石刻时,他们只能看到雕像的介绍,听到简单的解释。旅游体验可以说是“吞枣”。
现在,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大足石刻研究所网站和讲师现场讲解了解石雕的历史背景、故事内容和文化影响。解说词包括博物馆、保定山石刻、北山石刻、圣寿寺等景点,形成了大足石刻“文化之旅”的解说系统。
景区翻译刘爱华回忆说,为了让翻译人员充分理解和表达大足石刻的珍贵价值,景区专门聘请教师对翻译人员进行专业文化知识、发音标准和礼仪规范的培训。"我们先上课,然后给游客讲课。"
事实上,关于解说,大足石刻景区有《旅游景区解说服务规范》的标准。类似的标准还包括旅游服务和管理,如旅游中心、公共厕所、解说、停车场、观光巴士、导游系统、文物修复和环境保护。
其中,安全标准是景区最关心的方面之一。在法定假日和一些传统的民间节日期间,大足石刻风景区将会有大量的游客和车辆。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标准是旅游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足石刻保定风景名胜区综合执法支队成员吴萍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在景区停车场附近值班的吴萍突然注意到一辆挂着成都牌照的银白色轿车冒着黑烟缓缓向停车场驶来。
出事了。吴萍立即联系了附近的同事,先叫住了司机,然后疏散了车上的乘客,拿了应急灭火器,打开车盖查看情况,并通知了交警和消防部门。一系列的反应干净整洁,没有任何伤亡,汽车由景区的维修人员进行了维修。
同年,大足石刻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2016年“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吴平被授予优秀旅游员工称号。
为什么处置如此迅速和正确?吴平说,这个过程已经印在他的脑海里。
“每周五,我们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评估对安全法规的掌握程度。”吴平表示,游客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众多标准化实践中得到有效强化。
尹爱民多年来把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概括为“没有规则,就没有广场”。他认为,大足石刻风景区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环境质量和旅游服务都有所改善和提升。
一组数据可以验证他的观点:自旅游服务标准化项目实施以来,大足石刻景区至今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近年来,大足石刻景区游客满意度达到95%;今年国庆期间,大足石刻景区没有有效的旅游投诉。
游客们也在用脚练习投票。2017年,大足石刻景区接待中外游客84.5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6819万元,分别比上一个统计周期增长17%和25.77%。
启动重庆首个文物保护标准
游客留了下来,但大足石刻景区并没有就此止步。
得益于旅游标准化,从2016年开始,他们仍在做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参与制定《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操作规程》。
《条例》是重庆市第一部文物保护标准,由大足石刻研究所起草,今年6月正式实施。
打开《规程》,石材文物修复工作者可以从工具的使用、粘合剂的选择、颜料的制备、观察周期等方面得到详细的指导和明确的标准。
例如,在《规范》中,“清理”的定义是“清除石材文物表面的风化、污染物等有害物质”,清理分为物理清理和化学清理。
“物理清洗是指使用机械工具或水清洗来清除附着在石材表面的灰尘、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化学清洗是指用化学材料清洗和清除石材表面的生物污渍、烟雾、水渍、结垢、人工涂层、铁锈和油漆等污染物。”《守则》中有数百个类似的条款。
制定文物保护标准并不容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于重庆大足、合川、渭南等地不可移动的石刻文物,特别是受到不同程度病害影响的摩崖石刻,《条例》可以提供一套经实践证明的科学方法和标准,以指导修复工程,提高修复质量。”
《规范》起草人之一、大足石刻研究所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会利介绍,大足石刻文物保护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岩体加固、防渗、本体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在“全国石材文物修复一号工程”(即大足石刻南宋观音像修复工程)中,团队同时采用了x光探伤和传统绘画技术,将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融为一体,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反响。
陈会利说,分析、研究和总结这些经验,并将其制定为修复标准,可以规范大足石刻乃至全市的不可移动石刻文物修复工作,提高全市不可移动石刻文物修复的整体水平,从而推动石材保护修复工作再上新台阶。
“旅游标准化有利于大足石刻,文物保护标准的制定有望有利于全市乃至西南地区的石材文物保护。”
大足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足石刻此前已经建立了旅游标准化体系,418项标准涵盖了景区的方方面面。经过不断改进,现行标准简化为383项,提高了实用性,标准覆盖率和执行率分别达到90%和99.47%。未来,大足石刻将继续加强标准化建设,将石雕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大足石刻怎样把“看石刻”转变为“游景区”?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