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3字,读完约3分钟
景观治理保护生态屏障
为做好管山管水工作,寻求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新途径,进一步实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优质建设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优质发展,渝北区在保护青山绿水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深入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探索实施“山长制”和“林长制”。如今,绿色正成为渝北发展最生动的背景。
碧水长流的制度创新体系是完整的
渝北区水资源丰富。穿越河流包括长江、嘉陵江和玉林河,整个区域分布着许多湖泊,这对渝北区的水环境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进全球控水、系统控水、精细控水的核心理念下,渝北区深入实施了“河长制”和“湖长制”。
以“河流长度系统”为例。2017年,渝北区将全面实施“河长制”监管,建立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河长制。目前全区共有489个河长,并建成了“河长体系”的“四梁八柱”。今年以来,各级河道主管进行了8166次河道巡查,市、区、镇河道主管现场工作140次,解决了96个问题。
治水保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离不开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据介绍,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渝北区还邀请社会资源参与项目建设,企业河长、渔民河长、民间河长应运而生。也就是说,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河流和水库都受到监督,用于河流和水库管理的流动“天眼”系统正在成熟。
青山经常坚持红线来修复生态
众所周知,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是主城的“四肺叶”,也是主城的生态屏障。四山中的一些地区,如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位于渝北区。
“河长制”和“湖长制”取得成功的同时,渝北区的森林培育和保护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区委书记和区长带头担任山区首长,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山区首长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确保了生态维护工作的连续性。
针对实施“山长制”的具体任务,渝北区通过严格遵守生态红线,切实加强森林防火,抓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加强湿地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加强退耕还林建设,提高质量和效益,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国家绿化;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细化改造工程,大力推进矿山生态恢复,大力推进水生态治理和恢复,大力推进违法建设后生态恢复和整治,加强生态恢复。
同时,渝北区大力加强各项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大数据实时监管平台和事后严惩机制,确保具体任务的落实和落实。
景观治理不断优化生态屏障
渝北不仅有美丽的青山,还有美丽的园林,这是三维景观治理措施下的又一成果。
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已经通过了国家级检查,渝北区也把绿化美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今年,8000多名干部群众主动参加了“美化‘母亲河’绿化工程”,种植面积约2200亩,种苗近17万株。
一系列措施清除了积水和臭水的“温床”,并在暴露的地方涂上了彩色的“外衣”。随着生态屏障的不断优化和渝北城市魅力的大力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日益增加。
“要建设美丽的渝北,必须青山绿水,保护家园,深入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探索实施‘山长制’和‘林长制’,使渝北的景观更有价值,使渝北的土地更有气质。”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朱景和林的照片由渝北区环保局提供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渝北:守护绿水青山 实现生态环境长治常青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