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7字,读完约5分钟
金龙路人行天桥
春华大道
轨道交通10号线1期—长河站
治理交通拥堵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在2018年里,将成为渝北区为群众办的最重要的民生实事之一。
渝北区将从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发力,解决“城市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将这一民生事实办好。
A 决心治理 道路基础要变样
在渝北区今年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渝北区再一次向全区群众承诺:建设好航空小镇片区道路,提速建设数据谷北立交、新牌坊立交等6座立交,新建续建33条城区断头路,以增强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
同时今年还要完成投资43亿元,全面加快南北大道延伸段、两江大道延伸段、龙胆路等77条道路的建设。
“能下这样大的决心,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对治理‘城市病’的作用太大了。”渝北区建委相关负责人说,其实,从去年开始,区里就已经开始花大力气治理这“城市病”了。
2017年,渝北全年共完成了90亿元的投资,实施了包括城市道路、立交节点人行过街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在内的150个项目。
今年,渝北区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加大了力度。除继续推进已经实施的项目外,又将从道路建设、过街人行设施、停车库等多方面,新上一批项目。如在停车库的建设上,今年就要推进48个公共停车场(库)的建设,并建成12个,通过开发新配套建设停车位1万个。人行过街设施建成4座,开工4座,并开展前期研究8座。
政府大手笔投入改善城市交通设施,为渝北治理“城市病”打下良好的基础。
B 挺“骨架”活“关节” 除“痛点”架“心桥”
在办好治理“城市病”这一民生实事中,渝北区从挺“骨架”、活“关节”、除“痛点”、架“心桥”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渝航大道、两港大道南延伸段、航空城片区道路等骨干道路已经完工;木耳物流园一期、工职院以北片区等片区道路正在加快建设;悦港大道空港新城段的路基正在加紧施工;金山大道北延伸段已完成土石方工程……目前,渝北跨区域主干道等一批“骨架”道路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在挺“骨架”中,渝北区实施了跨区域的11条主干道、城区内部的10条主干道、以及7个片区的道路建设。这些道路建成和完善后,将进一步的完善城区内部主干路网,形成功能分明、层级有序的城市道路骨架系统。
在活“关节”中,渝北区重点推进了一批城市立交节点的建设。目前,回兴立交即将完工、新牌立交加快建设、机场路联络道等其他4个城市立交节点提速推进。这些“关节”工程建好后,将有效地优化系统拥堵片区的对外交通转换节点,提高城市道路节点的通行能力和转换功能。
在除“痛点”中,渝北区根据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对全区城市的断头路进行了调查摸底,找出了68个“痛点”,然后逐一做出具体的规划设计,把这些“痛点”逐一清除。2017年,区里已投入11.8亿元,将中华置地横二线、天保路、竹音路等30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在今年,还将继续打通33条断头路。
在架“心桥”中,渝北区在学校、轨道站点、交通枢纽站场、商业中心区、大型公共场馆等人流密集区,布局了一批人行过街设施,以有效分流人车,提高车辆通行速度。目前,市一中人行天桥、双凤桥换乘枢纽人行天桥正在加快建设,其他项目正在开展相关前期工作。
C 智能化管理 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在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将全面提升道路的科学管理,通过全面提升智能化管理能力,促进通行能力的提升。”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将通过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来治“城市病”。
在渝北区今年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从源头上强化管控、综合治理、联动执法。并启动建设城市管理的大数据中心、智慧城管执法管理系统、以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加强交通的联合执法,优化城区的红绿灯设置,规范路边停车,逐步消除主次干道的乱停车现象。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渝北将在今年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搭建起信息平台。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大集成来深挖交通管理的潜力,提高智慧化的管理水平。
在深挖交通管理潜力中,渝北在今年还将通过严管影响交通通行和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乱停乱放车辆现象等来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方便居民出行中,渝北区正在精心策划,建设公交优先道。在年内,要在跨组团客流的主干道上,建设25公里的公交优先道。通过统筹出行的峰谷时间和道路节点,合理地调配公交优先道的使用限制,以方便市民出行。
吴黎 王彩艳 图片由渝北区建委提供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渝北 治理“城市病” 让出行更方便 - 重庆日报网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