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2字,读完约4分钟

胡兴琼,家住东城街道安全村,今年64岁,靠购买废品为生。在她30年的收获生涯中,她保存了几本珍贵的古代医学书籍。当有人出价3万元买下它们时,她断然拒绝,并毫不犹豫地把它们送人。11月3日,胡星琼来到区博物馆,无偿将她珍藏多年的珍宝捐赠给文物部门。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经过30多年的废品收集,保存古书是一个巧合

“这些古代医学书籍是十多年前获得的。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所以保留了它们。我希望文物局好好学习,帮助有需要的人。”11月3日,记者在区博物馆办公室见到了胡兴琼。胡兴琼今年64岁,但精神状态很好,脚步轻快,声音洪亮,思维敏捷。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胡兴琼收到了区文物部门出具的捐赠证明。

"现在我的健康归功于我几十年来收集废品的锻炼."胡兴琼说,因为家里穷,她只读了半个学期小学一年级,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婚的胡星琼开始了购买废品的生意。“当时,条件很困难。我经常挨家挨户收购,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胡星琼说,当时她主要是在权得、水口、平儿、蓝峰、普鲁买废品,也去了平潭、社稷等乡镇。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胡兴琼介绍说,当时她收废品时,用篮子把铜梁拿回来,交给市里的几个废品收购站。它每天需要300多斤,一个月能挣几十美元。在长期购买废品的过程中,胡兴琼养成了再次分拣废品的习惯,以便以高价出售。在整理的过程中,她保留了一些看起来很旧的书籍和物品,并把它们送给了她的丈夫李俊媛,他有着高雅和高雅的文化。“这些古籍是十多年前收集废品时留下的,但幸运的是它们没有被卖掉。”胡兴琼说道。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上帝保佑,古老的医学书籍陪伴这对夫妇度过了困难时期

就这样,胡兴琼靠收集废品和丈夫在家务农的收入来维持家庭生活。他不仅在家乡建了一栋楼,还在西门坡附近租了一个门面,定点购买废品。正当一对孩子即将长大成人,夫妻准备享受幸福生活时,丈夫突然患了肺病。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2000年3月,她的丈夫李俊媛被紧急送往人民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医生建议将他送往市胸科医院治疗。“当时,形势非常严峻。我丈夫的肺部分坏死,手脚不能动弹。”胡兴琼说,市里的医生建议她带李俊媛回家休养,所以他们不得不回老家。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回家后,胡兴琼在经营一家废品收购店时,对丈夫照顾得很好。平时,她给丈夫唱歌,讲述过去,希望丈夫保持愉快的心情。后来,李俊媛想起他在妻子买的古代医书上看到了一个治疗类似疾病的特殊药方。胡兴琼按照处方买了老鸭、马舒和其他中药,用老萝卜炖了,喂给了丈夫。也许以前的治疗已经取得了疗效,也许古代医书上的药方也有效果,也许妻子的陪伴和回家后的照顾让李俊媛觉得詹妮弗和上帝一样关心这对善良的夫妇。吃了10多只老鸭子后,李俊媛的病情逐渐好转。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现在,李俊媛看起来非常健康,在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后来,该市滨河路一家古董店的老板看到了那本药书的照片,提出要花3万元买下它,但被胡兴琼拒绝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胡星琼陆续获得了一些她保存的其他古代物品。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钱并不重要,只是想保留祖先的东西

“我捐了一些古代医学书籍,我希望有文化的人可以研究一下,看看这些古代书籍有多珍贵。”谈到向文物部门无偿捐赠,胡兴琼说,钱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保存我们祖先的东西。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初步研究表明,胡兴琼捐赠的古代医书和古器物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区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告诉记者,胡兴琼捐赠了六经伤寒汤头、妇孺克其药方、竹制针灸管等书籍和一些古代物品。刘说,医书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剂,对现代临床医学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刘还表示,胡兴琼的捐赠行为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我区市民自觉热爱和保护文物的具体体现,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来。
(文字\图片记者陈刚)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老人收荒30余载 留存古药书捐赠文物部门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