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1字,读完约4分钟
毕成街道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向居民介绍数字化疫苗接种流程。
11月14日,在毕成街道卫生院“美丽医院”的施工现场,毕成街道卫生院院长李勇(音译)向记者回忆起了医院前些年的场景——连续几天没有病人上门,大部分科室成了摆设,病人无法入住,医生迟到早退,医院全年的检查费收入不足1000元。
“现在不同了。我院会诊人数已达到每天100多人,全科医生人数也从原来的个位数增加到20人。今年的急诊和医疗收入比去年增长了20%以上。”说起这些成就,李庸微微一笑。
这一变化是璧山区加快“三通”建设,推进医疗改革的一个缩影。
过去,由于大多数医院硬件设施不完善,采用人工登记接种信息的方式。一天结束时,医生们已经筋疲力尽,父母们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近日,记者在毕成街健康中心儿童预防保健区看到,整个区域宽敞明亮,功能分区清晰,环境布局舒适温馨,设施齐全。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利用语音呼叫、led液晶显示屏和电脑显示屏引导儿童家长完成治疗。整个过程不需要排队,过程合理顺畅。许多带孩子接种疫苗并进行身体检查的居民称赞了这项服务的人性化。
群众满意度是检验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成效的试金石。“自‘三通’实施以来,璧山区所有医疗单位都积极‘发现差距,弥补不足,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建设一支优秀的医生队伍,优化科室结构,发展特色医疗服务,加快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充分释放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活力,为人民健康服务注入了“强心剂。”地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说。同时,璧山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助和指导,多次组织学术活动、现场教学和专家督导,逐步加强基层学科建设,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三通”建设使基层医疗机构松绑,医务人员的能力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三通’建设以来的四个月里,我最明显的感觉是,我们医院从来没有出现过迟到早退的现象,也没有接到群众的投诉。原来,在扫雪前被动旷工的现象已经消失了。”李庸说道。
员工思维的变化来自“三通”建设的积极激励和“负面清单”的制约。
“在‘三通’建设中,崂山区允许基层医疗机构在按照相关原则重新制定内部绩效考核计划时,充分体现更多的工作和更多的奖励。”地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说。检查这种“兴奋剂”,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医疗机构都呈现出积极主动、认真做好事的良好态势。
不仅如此,崂山区也从“职称评审”转变为“岗位评审”,进一步畅通了医务人员的晋升渠道,即将出台的《崂山区医疗社区“挂职派遣”管理办法(试行)》和《崂山区医疗卫生人才管理激励与约束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将进一步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横向互操作和纵向联动,促进全区医疗资源的平衡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人们医疗选择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病人不再去城里的大医院,而是选择留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9月,全区15所乡镇卫生院和街道卫生院共进行了141,866次就诊、136,856次门诊和急诊以及5,010次出院,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22%、6.2%和6.75%。医疗业务收入2131.06万元,其中医疗收入823.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91%和15.41%。药品占61.37%,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八家医院实现了收支平衡,医院财务亏损趋势逐步扭转。
目前,璧山区正在逐步建立学科联合建设、管理联动、人才联合使用、资源联合共享、信息互联互通、绩效联合考核等一系列机制。形成以基层医疗集团为总体规划,以“总部成员”集团化为模式的医疗改革新局面,促进综合发展,促进各医疗机构互利共赢发展。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璧山:“三通”引擎助推医改驶入快车道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