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0字,读完约3分钟
工厂在森林里,到处都是绿色。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见证了璧山工业园逐步升级为璧山高新技术开发区、重庆璧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再升级为璧山国家高新区,让璧山的每一个人都为之骄傲。去年,璧山国家高新区实现监管工业总产值890亿元,监管企业200多家。这些都与我区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加强要素保障、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密切相关。
生产与城市的融合打破了发展的瓶颈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产城分离的新城区建设模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区域内产业、住宅等功能的集聚。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这种模式将导致城市化的低效和工业区的不可持续发展,这将严重削弱项目的承载能力。
破解的唯一方法是整合。要进行整合,就必须打破空室内传统工业区、服务区和住宅区之间的相互隔离。五年来,我区坚持“以产促市、以城促产、以城带产”的理念,努力实现生活、生产、交通、服务等功能的一体化。
因此,根据“20分钟步行半径”,我区将安排居住、商业、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保健、公园等生活公共服务设施。在璧山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区、服务区和居住区的一体化。
为避免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对传统工业区生活的影响,我区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以“生态+理念”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坚持对污染的“零容忍”,努力消除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同时,坚持高调的森林和低调的建筑,努力创造璧山国家高新区的景观。
城市建设通过生产与城市的融合,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产业发展则推动城市建设的形象和气质再次得到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所有参观过璧山国家高新区的客商都被其独特的魅力所折服:“厂在林中,林在厂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给璧山平添了一份心事。
因子保证充分保护护送
项目要落地生根,产业要成长发展,离不开人才、土地、交通、能源等因素的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五年来,璧山国家高新区始终致力于以多种方式吸引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突破机制和制度约束,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以“高薪”和“优抚”吸引优秀人才,加快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通过大学生培训基地建设,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留住高校人才;为高管和技术骨干到高校深造创造机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该项目能否尽快投产取决于土地。五年来,我区严格规范土地管理,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积极盘活现有土地。五年来,我区以中意创新产业园、中新工业示范园区、中德工业示范园区、中欧智能能源产业园为契机,积极争取土地利用指标。目前,璧山国家高新区20平方公里生态园的规划已经完成,给空留下了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
交通是支撑工业发展的血液。五年来,随着岱山大道、渝成高速公路等重大公路交通项目的完成,形成了以成渝高速、渝成高速、渝穗高速为骨架,岱山大道、碧青高速为主要联系纽带的公路骨架。成渝高速铁路的开通使璧山实现了铁路零突破。璧山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物流成本也有所降低。
在能源安全方面,日供水量17万吨的长江璧山供水工程和日供水量3万吨的大学城至璧山调水工程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将彻底解决用水问题。温泉、茂来等变电站的相继建成,大大提高了璧山国家高新区的供电可靠性。
正是这些核心要素的共同努力,确保了项目“落、留、长”,进一步提升了璧山国家高新区的区域竞争力。(记者文/涂)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璧山:破除瓶颈强保障 提升项目承载力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