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5字,读完约3分钟

福建派诗进入漳州,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杨炼谈诗的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东南网11月24日报道称,“诗歌都与某种乡愁有关,狭义的乡愁是故乡、亲人,广义的乡愁是文化、根源。 就文化愁而言,杜甫、屈原实际上是对中国诗歌根基的探索和怀念。 ”。 21日,由省作协、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漳州市作协共同主办的“经典福建创意福建—闽派诗会进入漳州”系列活动在漳州举行,出席的朦胧诗派代表杨炼接受了记者采访。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20世纪80年代,以舒婷、杨炼、北岛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开创了新诗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杨炼因长诗《诺日朗》而闻名,1988年被中国内地网民选为“十大诗人”之一。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杨炼把他们这一代比作开拓者。 “我们前面本来就是荒野,在荒野中间踏上足迹比较容易。 对我们来说,快速发展自己,培养写作的耐力和后劲是很重要的。 ”。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与当时繁荣的朦胧诗相比,今天的诗坛似乎有些沉默。 有人说诗离我们很远,正在慢慢消失。 对此,杨炼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明年是中国新诗诞生100周年,100年是历史长河中非常短的时间段,胧诗兴盛一时,但真正的筛选和淘汰还没有完成,还在过程中。”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今天的诗看起来很难记,不太深吗? 杨炼用农民工的诗歌、无声者的诗歌来回应。 “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对个人精神的挑战性比胧诗更深”杨炼说,今天,不要只看某个诗人的名字,而要看诗对社会、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是否有根本的促进作用。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诗不能轻易按时间分开。 因为诗人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快速发展的探险家。 杨炼认为,诗人是提问者,不是在现有答案中重复哪个答案,最好的例子是屈原的《天问》,《天问》展现了自古以来所有诗人提问者的根本形象。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杨炼致力于推进诗歌方言的创作。 他认为,每个人除了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外,还包括地方层面。 地方性包含着自然、历史、文化自古流传下来的东西和习俗等各个方面。 福建是方言很多的地方,用福建这个概念也很概括。 因为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文化。 为此,他提出了闽南文化圈的概念。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因为多次在台湾、东南亚、澳大利亚、欧美行走,所以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到处都能接触到来自闽南文化的能量,外延更加内敛。 “我有一首酋长的诗叫‘同心圆’。 这个同心圆是我想象中的以诗人提问为中心的中文文化,但当我真正到达闽南时,我发现闽南文化圈是闽南文化同心圆的核心。 闽南文化有本土的深度和面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文化正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根本形象,这正是打动我的地方。 ”。 杨炼说。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关于福建派诗歌,杨炼认为,福建派不能简单地在地理位置上进行定义,必须从其所包含的最本质的东西,即语言学、思维方法、文化背景和文化个性出发,作为个人来执行。 “《闽派诗》意味着挑战和提问,是这样提出的,是指文学自觉。 ”。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作者:树红霞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杨炼谈诗歌创作 诗人是提问者”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9433.html